短翅型(第二型)
短翅型称为补充繁殖型。白蚁群体久居住在一个地方,常造成食料不足,迫使部分工蚁和少量兵蚁离开主群体远去寻食找水。随着时间推移和距离的远离,再加上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它们与主群体完全失去联系。这时它们即组成小群体,然后群体内部就能产生补充型蚁王和蚁后,而成为独立群体。另外,当原始蚁王、蚁后死亡后,短翅型蚁王、蚁后作为补充出现,延续整个白蚁群体的繁衍。
中、美、德等国科学家宣布完成了首个白蚁(内华达古白蚁)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在揭示白蚁复杂社会性的分子基础方面获新发现。发现之一是在白蚁基因组中发现四个与精子形成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显著扩增。这些基因在可育的雄性生殖蚁中是上调表达的。在白蚁群体中蚁后和蚁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多次发生交配,然而在膜翅目社会性昆虫中,生殖行为通常是由蚁后掌控且一般只有单次交配,研究成果为从分子层面上解释这些差异提供了思路。
“白蚁是社会性的蟑螂。这句话的确会让人觉得奇怪,因为白蚁和蟑螂看起来是如此不同,但对于动物来说,随着行为的改变,样貌也发生改变并非罕见。最有名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很可能就是黄蜂演化出来的。
George Beccaloni说:“在动物学中,一个‘目’这么大的类群的分类地位就这样改变,是很罕见的。如果我们的研究正确,那教科书就要改写。”
白蚁的脱翅繁殖蚁婚配后约一星期就开始产卵,壮年的蚁后每昼夜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蚁卵孵化为幼蚁的过程约为二十天左右。从脱翅繁殖蚁产卵至第一龄幼蚁的诞生,大约需一个月的时间,幼蚁经过几次蜕皮,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变为成年的工蚁和兵蚁。一个成熟的白蚁群体以脱翅繁殖蚁婚配起至群体内首次产生下一代有翅成虫,约需七一十年的时间,即可再次分飞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