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类型及特点
类型 核心特点 典型应用
三元锂电池 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好 电动汽车、智能手机
磷酸铁锂电池 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较低 储能电站、电动客车
钴酸锂电池 体积小、电压高,性较弱 笔记本电脑、小型数码
锰酸锂电池 成本低、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较短 电动工具、动力电池辅助
工艺选择决定加工成本差异
湿法回收:需使用化学试剂溶解金属,加工成本较高。例如,磷酸铁锂电池湿法回收单吨加工费约 1.13 万元,三元电池达 1.44 万元。
干法回收:高温处理工艺简单,但能耗高且污染大。磷酸铁锂电池干法加工费约 0.59 万元 / 吨,三元电池为 0.6 万元 / 吨。
生物法:虽环保但技术不成熟,成本远超工业应用水平。
磷酸铁锂电池(LFP)
湿法回收:总成本约 2.93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1.13 万)。
干法回收:总成本约 2.39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0.59 万)。
经济性痛点:锂含量仅 2%,传统回收利润微薄(如单吨利润不足 500 元),需依赖技术突破(如全组分回收)提升效益。
三元锂电池(NCM/NCA)
湿法回收:总成本约 5.24 万元 / 吨(电池包 3.8 万 + 加工费 1.44 万)。
干法回收:总成本约 4.4 万元 / 吨(电池包 3.8 万 + 加工费 0.6 万)。
利润空间:含镍、钴等贵金属,湿法回收单吨利润可达 8046 元(利润率 14.91%),但需高纯度技术支撑。
消费电子电池
以手机电池为例,回收成本约 3000-5000 元 / 吨,主要因体积小、分拣难度大,且缺乏规模化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