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回收工艺预处理主要分为预放电、破碎分离、热处理、溶解处理。由于废旧电池中大都有少量的电量,在处理之前要对其进行彻底放电,以防止后续处理中少部分电量可能会放出大量的能量,造成一定的隐患等其他不利因素。破碎处理是为了让正负极材料与其他物质在机械力下进行多级破碎,筛分等操作以使得电极材料富集,以便于后续处理。
在目前的工业回收体系,回收技术各有优缺点,湿法回收仍旧是相对成熟、值得推广的技术,要继续深入研究回收机理,加快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的升级与革新,并及时更新相关回收工艺和装备。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不断完善下,应构建综合利用体系,健全市场回收体系,将梯级利用与拆解回收有效融合发展,促进废旧锂电池企业与其他能源企业共生共赢、协调发展。
应用场景(补充扩展)
消费电子:智能手表、蓝牙耳机、便携式充电宝等。
新能源交通:电动叉车、低速代步车、混合动力汽车。
储能领域:家庭储能系统、基站备用电源、光伏储能配套。
特种设备:医疗急救设备、军用通信设备、航空航天仪器。
回收的意义: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动力电池装机量迅速攀升,首批投入市场的动力电池即将迎来 “退役潮”,电池回收市场蕴藏着巨大机遇。锂电池回收一方面可以弥补关键原材料的潜在供应缺口,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