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工业回收体系,回收技术各有优缺点,湿法回收仍旧是相对成熟、值得推广的技术,要继续深入研究回收机理,加快动力锂电池产业链的升级与革新,并及时更新相关回收工艺和装备。在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不断完善下,应构建综合利用体系,健全市场回收体系,将梯级利用与拆解回收有效融合发展,促进废旧锂电池企业与其他能源企业共生共赢、协调发展。
从各种含锂电池的废料中尽管可以提取得到单个锂电池粗品,但其纯度一般都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因此锂电池的精炼在整个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所谓锂电池的精炼指的是将富含单个或几个锂电池共存的粗金属、锂电池精矿、含锂电池的溶液等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符合各种不同要求和纯度的单一锂电池的过程。它包括分离和提纯两个工序。金银的精炼方法与铂族金属的精炼方法差异较大,前者以传统的电解法为主,后者以化学法为主(包括铂族金属原料的预处理、铂族金属的相互分离和单个粗铂族金属的提纯)。
容量与续航:常见容量单位为毫安时(mAh),影响设备使用时长,如手机锂电池多为 3000-5000mAh。
电压规格:单体电压通常为 3.2V(磷酸铁锂)或 3.7V(三元锂),组合后可满足不同设备需求(如电动车电池组电压达几百伏)。
循环寿命:一般可充放电 500-1500 次以上,与充放电习惯、温度等相关。
性:需关注过充保护、高温稳定性,劣质电池可能存在起火风险。
磷酸铁锂电池(LFP)
湿法回收:总成本约 2.93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1.13 万)。
干法回收:总成本约 2.39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0.59 万)。
经济性痛点:锂含量仅 2%,传统回收利润微薄(如单吨利润不足 500 元),需依赖技术突破(如全组分回收)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