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含锂电池的废料中尽管可以提取得到单个锂电池粗品,但其纯度一般都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因此锂电池的精炼在整个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是非常必要的。所谓锂电池的精炼指的是将富含单个或几个锂电池共存的粗金属、锂电池精矿、含锂电池的溶液等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符合各种不同要求和纯度的单一锂电池的过程。它包括分离和提纯两个工序。金银的精炼方法与铂族金属的精炼方法差异较大,前者以传统的电解法为主,后者以化学法为主(包括铂族金属原料的预处理、铂族金属的相互分离和单个粗铂族金属的提纯)。
锂电池的自放电率一般为每月 0.5%~5%。
不同类型的锂电池自放电率会有所差异,例如磷酸铁锂电池(LFP)自放电率较低,而钴酸锂电池(LCO)自放电率相对较高。此外,锂电池的自放电率还受温度、荷电状态(SOC)等因素影响,温度越高、SOC 越高,自放电率通常越大。
磷酸铁锂电池(LFP)
湿法回收:总成本约 2.93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1.13 万)。
干法回收:总成本约 2.39 万元 / 吨(电池包 1.8 万 + 加工费 0.59 万)。
经济性痛点:锂含量仅 2%,传统回收利润微薄(如单吨利润不足 500 元),需依赖技术突破(如全组分回收)提升效益。
三元锂电池(NCM/NCA)
湿法回收:总成本约 5.24 万元 / 吨(电池包 3.8 万 + 加工费 1.44 万)。
干法回收:总成本约 4.4 万元 / 吨(电池包 3.8 万 + 加工费 0.6 万)。
利润空间:含镍、钴等贵金属,湿法回收单吨利润可达 8046 元(利润率 14.91%),但需高纯度技术支撑。
消费电子电池
以手机电池为例,回收成本约 3000-5000 元 / 吨,主要因体积小、分拣难度大,且缺乏规模化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