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维修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具,如果用户不具备相关技能,建议寻求专业维修服务。现在店内有线阵音箱扩声音响,具有高灵敏度(75dB)、宽频率响应(40KHz)和高声压级(103dB),防水等级达IP6,适合各种扩声场景。欢迎联系我们为您提供解决方案。
3、音轻
音轻故障指的是音频信号在放大传输过程中,由于某个放大级的放大量变化或某个环节的衰减,导致放大器增益降低或输出功率减小。
检修时,首先应确认信号源和音箱是否正常,这可以通过替换法来检查。接着,检查各类转换开关和控制电位器,看是否能够通过它们增大音量。
若上述部分均无异常,则需进一步判断故障是在前级还是后级电路。对于单声道音轻的情况,可以尝试将该声道前级电路输出的信号交换输入到另一声道的后级电路。若音箱声音大小不变,则故障在后级;反之,则在前级。
后级放大电路导致的音轻,可能的原因包括输出功率不足和增益不够。可以通过增加输入信号的方法来判断具体原因。例如,将收录机输出给扬声器的信号直接加至后级功放电路的输入端,并改变收录机的音量,观察功放输出的变化。若输出声音足够大,说明只是增益降低,需检查继电器触点、输入耦合电容等元件;若声音失真且音量无明显增大,则说明输出功率不足,需检查放大器的正负供电电压、功率管或集成电路的性能等。
前级电路中转换开关、电位器等引起的音轻,通常可以通过直观检查发现并修复,如清洗或更换。若怀疑信号耦合电容失效,可用同值电容并联试之;若放大管或运放集成电路性能不良,也可用代换法检查。此外,负反馈元件的问题也可能导致电路增益下降,需注意检查。
4、噪声大
放大器产生的噪声包括交流声、爆裂声、感应噪声和白噪声等。在检修时,首要任务是判断噪声来源,即确定是前级电路还是后级电路的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取下前、后级的信号连接插头,观察噪声是否明显减小。若减小,则故障在前级;否则,在后级。
交流声,其特点是听感低沉、单调且稳定,通常为100Hz的交流哼声。这主要是由于电源部分滤波不良所致,因此需要仔细检查电源整流、滤波和稳压元件是否完好。同时,前、后级放大电路电源端的退耦电容虚焊或失效也可能引发类似交流声的低频振荡噪声。
感应噪声,其成分复杂且刺耳,往往是由前级电路中的转换开关、电位器接地不良或信号连线屏蔽不良所导致。
爆裂声,表现为间断的“劈啪”、“咔咔”声,通常与信号输入插头与插座、转换开关、电位器等接触不良有关,同时需检查耦合电容是否存在虚焊、漏电等问题。后级放大电路则应关注继电器触点是否氧化、输入耦合电容是否漏电或接触不良。此外,后级电路中的差分输入管或恒流管软击穿也可能产生类似电火花的“咔咔”噪声。
白噪声,其特征为无规则的连续“沙沙”声,这通常是由前、后级放大电路中的输入级晶体管、场效应管或运放集成电路的性能不良所导致。在检修时,可以尝试用同规格的元件进行代换以确定问题所在。
5、失真
失真故障通常是由放大级工作点偏移或功放推挽输出级工作不对称所引起。在检修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放大器输出功率与失真的变化情况,来准确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
对于电子管放大器,如果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减小,这可能是由于推挽功放中某一放大管衰老、工作点不正确,或是输出变压器局部短路导致工作不平衡。而如果失真的同时输出功率增大,则问题可能出在负反馈电路中的电阻变值、电容失效,或是阴极自生偏压的旁路电容短路。
晶体管放大器在失真方面也有其特点。如果失真随着音量的增大而明显增大,这通常意味着推动级某只晶体管的工作点已经偏移(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无保护电路的功放中),或是反馈电路中的电容出现问题。而如果失真现象与音量大小无关,则故障可能位于前级放大电路,需要检查各放大管的工作点是否偏移。
此外,集成电路放大器也可能出现失真问题。这通常是由于工作电压异常或功放集成电路内部损坏所导致(特别是在无保护电路的机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