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音响功放电路与AV功放机中,放大器可能遇到多种故障,包括整机无法工作、无声音输出、声音过轻、输出噪声严重、声音失真以及音箱啸叫等。接下来,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故障的检修思路与实用技巧。
另一方面,如果继电器触点能够吸合,但仍然没有声音输出,那么我们需要检查扬声器是否正常工作、继电器触点是否接触良好以及静噪电路是否动作。
如果上述所有部分都正常,我们还需要用信号干扰法来进一步定位故障是在功放的后级还是前级电路。通过万用表的R×1挡快速点触后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观察扬声器是否有反应。如果有较强的“喀喀”声,那么说明故障在前级放大电路;如果没有反应,那么故障可能在后级放大电路。
对于未采用外设保护电路的集成电路功放电路(通常在集成电路内部有热保护),我们需要先测量其供电电压是否正常。如果供电电压正常,我们同样可以用信号干扰法来检查功放集成电路是否正常工作。通过在功放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加入直流断续信号,观察扬声器是否有反应来进一步判断故障位置。
电子管功放无声音输出时,首要检查电源,观察灯丝是否明亮及管壳温度是否适中。若灯丝不亮且管壳冰凉,需检查功放管灯丝和屏极电压是否稳定。电压异常时,需深入排查电源电路,必要时断开电源负载以区分是电源故障还是负载短路。若电压正常,可在音量电位器的中心头引入直流断续干扰信号,观察反应强弱。若反应强烈,则后级放大电路正常,问题在前级;若无反应,则问题可能在后级。进一步,可在推动管栅极和输入放大管栅极分别加入干扰信号,判断哪级电路无反应,从而确定故障位置。对于可疑元件,如电子管,可采用代换法进行检修。
对于具备杜比环绕声解码功能的AV放大器,若在杜比环绕声状态下各声道无声而直通状态主声道声音正常,且电源电路无异常,则问题可能出在杜比环绕声解码电路或系统控制电路上。若在环绕声和直通模式下均无声,则需检查系统控制电路、信号选择电路以及总音量控制电路。
上面所述的检修方法可能显得稍显繁琐,然而这种细致的步骤却是必要的。如果为了省事而直接将大功率管全部安装上,那么很可能会再次遇到烧毁的问题。另外,我们通常会有一些中功率的拆机管,例如A940、C2073等,这些管子虽然不是全新的,但价格便宜,即使在使用过程中烧毁也不会太心疼。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拆机管按照大功率管的连接方式接入电路,只是在E极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这样既可以降低输出电流,又能在其他方面与使用大功率管保持一致。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可以通过替换法来检查音箱和信号源是否正常。随后,检查控制电位器和各类转换开关,尝试增大音量。若这些步骤均显示正常,则需进一步确定故障发生在前级还是后级电路。对于仅某个声道声音过轻的情况,可尝试将其前级电路输出的信号交换至另一声道的后级电路,观察音箱声音是否发生变化。若声音大小保持不变,则可确定故障位于后级电路。